乐昌市位于韶关市北部,北与湖南省宜章、汝城两县交界,是粤、湘、桂、赣四省(区)交汇中心,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全市总面积2421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辖16个镇,1个街道,2个办事处,195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市政府驻乐城街道,距韶关市区50公里,距广州250公里。乐昌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省道248线纵贯境内,武广客运专线、梅乐公路建成通车,广乐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具备防洪功能并下闸蓄水,为投资、贸易和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合作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承担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理想热土,是粤北投资环境优势明显的县级市。
乐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秦代开始开发岭南,乐昌就已成为广东最早接受中原文化的地区之一。南朝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正式建县,时称梁化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内有乐石、昌山两山而改称乐昌县,1994年撤县设市(县级),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乐昌风土人情特别,除传统的春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外,民间还流传鸟节、牛节、六月六尝新节、七月半中元节等。婚嫁、寿庆、建宅等都较讲究。语言以客家话、白话(广州话)为主,此外还有10余种方言。
乐昌资源丰富,风景迷人。境内地貌主要分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两大类,地势中部和北面较高,向东西两侧递减,西部有大东山,中部有大瑶山,东北部有九峰山。全市山地占72%,丘陵占13.5%,盆地平原占14.5%。地处中亚热带,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9.6℃,降雨量1500mm,无霜期304天。有银杏、榕树、红豆杉、桂花、兰花、乐昌含笑等珍稀古树名木和花卉10多种,是广东省重点林业县(市)、省林业生态县(市)。河流以武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4.8万千瓦。盛产水果、马蹄、香芋、板栗、生姜、白毛茶等特色产品,其中张溪香芋、北乡马蹄、沿溪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矿藏丰富,锑和莹石矿的储量分别居广东省的第一、第二位,煤炭蕴藏量达1.41亿 吨。乐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成功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市)”,现已开发的风景名胜有“广东八大名山”之一的金鸡岭、“地下宫殿”古佛洞天、“生态旅游胜 地”三龙谷、“省级国家森林公园”后洞生态庄园等,市城市人口疏散基地建成交付验收,金鸡岭风景区二期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游山玩水探 洞”的绿色生态旅游品牌。
乐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广东省韶关市的老工业基地,现已形成以电力、建材、纺织服装、机械铸造等优势产业。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了省政府认定,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3463亩,其中,工业用地8528亩,现已征地3500多亩,开发土地1800多亩,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截至2011年底,入园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实现工业产值1.98亿元。近年来,乐昌市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致力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4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6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3.82亿元,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走过了1500个春秋的乐昌和54万热情好客的乐昌人民,正以满腔热情,真诚欢迎和期待海内外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置业,共同开创富裕魅力和谐社会新局面,为“广东北大门”的繁荣昌盛共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