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绥江上游,怀集县四围环山,域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0余座,东接阳山县、广宁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北邻连山与连南,是广东省西北通桂达湘的重要交通枢纽。怀集县划18个镇和1个民族乡,设22个居委会和300个村委会,总面积3573平方千米,乃广东省山区县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乡。
怀集县山高林密,解放前豺、狼、虎、豹4种猛兽多而猖獗,常进村入屋觅食,伤人、伤禽畜事件屡有发生;解放后,为保护生产和人畜安全,予以大力捕杀,到20世纪60年代初只有少量幸存,到了60年代末,即使在境内的深山老林也未发现这类野兽。只有果子狸、黑脚狸、木狗、步狗、白额狸、黄鼠狼、抓鸡虎(猫狸),此外还有猴子、石羊、山猪、黄猄、箭猪、水獭、穿山甲、蝙蝙、老鼠。
怀集生产水果,我中华猕猴桃、棠梨、豆梨、刺梨、山柿、桃金娘、酸藤果、金樱子、胡桃、山楂、板栗、香椽、枳壳、佛手、棉桃、梅、李、橄榄、山龙眼、酸枣、枇杷、金屏、金果、柠檬、菱角、荸荠、莲子、刺椎等。
怀集县是广东省重点林业县,杉树、松树、杂树等源丰富,“怀集木”早已闻名遐迩。解放前,怀集木材已远销珠江三角洲十几个县市。解放后1950—1985年,目调国家木材571.71万立方米,约占广东省木材产量的9%。
全县宜林山地25.9万公顷,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2.5%。山地土壤有4个土类,大部份为红壤土和赤红壤土,其次是山地黄壤土和南方山地草甸土。土壤的分布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蓝钟现部一泰来北部一中洲南部一连麦北部一汶朗北部一甘洒北部一线以北是红壤土类,以南是赤红壤土类;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多南方山地草甸土,600—1200米为山地黄壤土,600米以下是红壤土、赤红壤土。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4%左右。
怀集县山林以亚热带丛林为主,混生着多种乔木和稠密灌木,构成稳定的山林植被群体,有用材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等几大类,各类都有许多树种。用材林主要的树种是杉树和松树。杉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的30%左右;松树面积和蓄积量均占山林总数35%,大部分是马尾松,其次是70年代引种的美国湿地松和小量广东松;其次是杂木,有红、白、檫木(浪沙)、火力楠、香楠、荷木、重阳木、香椿、苦楝、银华、泡桐、黄柞、山乌桕、山龙眼、山枇杷、鸭脚木、金叶白兰、红豆树、石斑木(狗骨木)、枫香、酸枣、竹柏(铁甲树)、黑格木、樟树、三尖杉、山杉等40多个树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乌桕、茶树、山苍子和果树等。果树、茶树、油茶、油桐等主要为人工载培,其他则靠野生,混生于其他林木之中,数量不多。竹子有茶秆竹、青皮竹、篙竹、粉单竹、勒竹、茅竹、吊丝竹、楠竹、观音竹等共60多种。灌木林有茶络树、水团花、桃金娘、岗松、玉叶金花数十种灌木树,单独成林或混生于用材林中。随着人工和飞机播种育林面积增加。纯灌木林逐渐减少。此外还有风景树。解放前有榕树、桂花树、黄檀树、回椿树、相思树、按树、黄槐树、合欢树、秋枫树、凤凰树;解放后陆续引种木麻黄、南洋杉、银杏、天竺葵、柏木、女贞子、白千层、白玉兰、洋紫荆等。
怀集县矿产资源有钨、铁、水晶、石棉、锡、金等30余种,主要分布在洽水,甘洒、汶朗、中洲、凤岗、蓝钟等区。至1982年已查明储量约4438万吨,品位42—68%,储量超过100万吨的矿点有9个,其中较大的将军头、东坑和汶塘,储量分别为800万吨、370万吨、270万吨。采矿山、连麦、中洲、坳仔、甘洒、洽水、凤岗、永固等区,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民间已经开始零星开采;钨矿主要分布在多罗山一带,品位WO30.6—1.3%,连续开采已27年,据查储量今已无多。此外,钻、铋矿分布在洽水蒲屏岭,有开采价值。还有云母、石英、冰洲石分布在凤岗、洽水。石灰石主要分布于桥头、中洲、梁村。磷分布在汶朗。砷、锰、铜分布于中洲、桥头。铅、锌、钼、银、锡主要分布于罗山,为钨矿的伴生金属,作副产品回收。稀有金属铍、铌、钽等主要分布于在下帅、洽水。
怀集县内河流众多,有“一江八河二十一水”之称,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2.89万千瓦,可开发量22万多千瓦。